从生长发育到成年代谢稳态,人体内分泌系统通过约9大核心腺体分泌的激素网络,精准调节代谢、生长、生殖及应激反应,是维持生命动态平衡的“隐形调控中心”。本文依据《运动解剖学》教材核心图表,系统梳理内分泌系统的组成、各腺体功能及激素作用机制,为您呈现激素驱动的生命密码!
一、调节中枢:内分泌系统——激素网络的“总指挥部”
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,主要由内分泌腺(无导管,激素直接入血)和内分泌组织组成
图片
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、垂体、松果体、甲状腺、甲状旁腺、胸腺和肾上腺;内分泌组织包括胰脏、睾丸、卵巢及胎盘等这些腺体合成并分泌激素,调节代谢、生长、发育、生殖及应激反应,与神经系统协同调控生命活动(神经调节快但短暂,激素调节慢但持久)二、核心腺体功能解析——激素的“靶向调控”
下丘脑:内分泌系统的“调控中枢”图片
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,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关键枢纽,兼具双重调节功能它通过分泌激素控制垂体,经相关轴系调控全身内分泌腺,还直接参与水盐平衡、体温调节及本能行为等的整合,是内分泌系统的“最高指挥官”。
图片
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分为促激素释放激素/抑制激素(作用于腺垂体)和神经垂体激素(直接调控水盐平衡与分娩/哺乳),具体如下:
1. 腺垂体调控激素(通过垂体门静脉作用于腺垂体)
图片
2. 神经垂体调控激素(由下丘脑合成,神经垂体释放)
图片
调控层级:下丘脑激素→ 腺垂体激素→ 靶腺激素(如TRH→TSH→甲状腺素),形成“下丘脑-垂体-靶腺”轴。反馈调节:靶腺激素(如甲状腺素、性激素、糖皮质激素)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/垂体激素释放(维持平衡)。特殊功能:生长抑素抑制多激素分泌;催乳素受PRF/PIF双向调控;ADH与催产素由下丘脑合成但由神经垂体释放。总结: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“神经内分泌司令部”,通过精细的激素网络调控代谢、生长、生殖及应激反应,是维持生命稳态的核心调控点。
垂体:内分泌系统的“指挥官”
图片
位于颅底垂体窝,分为腺垂体(前叶)和神经垂体(后叶),是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“主管腺体”
1. 腺垂体(远侧部为主,占垂体总重3/4)
生长激素:决定体型与身高(儿童期分泌旺盛,过量致巨人症,不足致侏儒症;成人过量致肢端肥大症)
催乳素:促进产后乳腺发育与乳汁形成。促激素:促甲状腺激素(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);促肾上腺皮质激素(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);促性腺激素(刺激睾丸/卵巢分泌性激素)→ 因此腺垂体被称为“调控其他腺体的核心枢纽”。2. 神经垂体(无分泌功能,但储存与释放激素)抗利尿激素(加压素):由下丘脑合成,经垂体门静脉转运至神经垂体释放,促进肾脏重吸收水(缺乏导致尿崩症,尿量剧增)催产素:促进子宫收缩(分娩)及哺乳期乳汁分泌甲状腺与甲状旁腺:代谢与钙磷平衡的“调控者”图片
1. 甲状腺(颈部气管前方,蝴蝶形,女性稍重)甲状腺素(T4/T3):以T4为主(分泌后转化为活性T3),增强全身细胞代谢率(促进葡萄糖分解、蛋白质合成),无特定靶器官(作用于多数细胞)异常后果:儿童期分泌不足→呆小症(身材矮小+智力低下,需出生2周内干预);成人分泌不足→黏液性水肿(嗜睡、肥胖、皮肤松弛);分泌过多→甲亢(甲状腺肿大+眼球突出,情绪易怒、失眠)降钙素:与甲状旁腺激素拮抗,通过促进骨形成降低血钙浓度。2. 甲状旁腺(甲状腺后缘,4个黄豆大小腺体)甲状旁腺激素(PTH):升高血钙(促进骨钙释放、肾小管钙重吸收、肠道钙吸收),降低血磷,与降钙素共同维持血钙平衡异常后果:分泌不足→搐搦症(血钙过低,肌肉持续收缩震颤)肾上腺:应激与代谢的“应急中心”位于肾脏上方,分皮质(外层,占90%)和髓质(内层),两层来源不同(中胚层vs外胚层),功能独立1. 肾上腺皮质(分3带)图片
球状带(浅层15%):分泌盐皮质激素(如醛固酮),调节电解质平衡(保钠排钾)束状带(中层78%):分泌糖皮质激素(如皮质醇),促进糖/蛋白质代谢,抑制免疫应答(抗炎),受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网状带(深层7%):分泌雄激素(少量雌激素/糖皮质激素),参与性征维持2. 肾上腺髓质(中央,与交感神经关联)肾上腺素+去甲肾上腺素:升高血糖、加快心率/心肌收缩力、扩张支气管/骨骼肌血管、收缩消化道血管→ 帮助机体应对危险(“战斗或逃跑”反应)调控机制: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刺激髓质释放激素,同时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(CRH)→ 垂体→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(ACTH)→ 皮质激素释放,形成多层应激响应。胰脏:血糖调节的“平衡大师”图片
横卧于上腹(近十二指肠),兼具外分泌(分泌消化酶)和内分泌(胰岛分泌激素)功能。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。腺泡分泌胰液,用以消化,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。
内分泌腺胰岛是实质性的细胞团块,主要包括A细胞、PP细胞(胰多肽)、B细胞和D细胞(生长抑素):
胰岛B细胞(占多数):分泌胰岛素(饭后血糖升高时释放),功能包括: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(尤其肝/肌/脂肪细胞);促进肝/肌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;抑制脂肪/蛋白质分解,最终降低血糖。胰岛A细胞:分泌胰高血糖素(两餐之间释放),功能与胰岛素相反:促进肝糖原分解,升高血糖。关联意义:两者协同维持血糖稳定(空腹3.9-6.1mmol/L),胰岛素不足导致糖尿病,过量致低血糖昏迷。性腺:生殖与性征的“驱动者”睾丸(男性):分泌睾酮(雄激素),维持男性性征(胡须/喉结/肌肉)、精子成熟、性欲及攻击行为,青春期过量可致痤疮/秃顶,长期过量抑制长骨生长(骺板早闭)图片
卵巢(女性):分泌雌激素(促进子宫/阴道/乳房发育、第二性征如皮下脂肪堆积)和孕酮(维持妊娠),与体型圆润(脂肪分布)、月经周期密切相关(第7张图重点描述雌激素对女性特征的作用)图片
调控机制: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(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→FSH/LH→ 性腺激素分泌)松果体与胸腺:特殊功能的“调节者”图片
松果体(第三脑室顶部,儿童期发达):分泌褪黑素(夜间为主),抑制幼年垂体促性腺激素(延缓性发育,维持儿童期性别特征模糊),调节昼夜节律(睡眠-觉醒周期);若早期受损可致性早熟胸腺(胸腔上部,青春期前活跃):既是内分泌腺(分泌胸腺素/促胸腺生成素),又是淋巴器官(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),主导细胞免疫,随年龄增长逐渐萎缩钙化(60岁后仅存少量结缔组织)关键总结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由9大核心腺体+内分泌组织构成的精密网络,通过激素的“靶向运输”与“级联调控”,实现对代谢、生长、生殖及应激的全方位管理。其调节核心逻辑如下:下丘脑(神经调控中枢)↓垂体(“指挥官”)↓靶腺(如甲状腺/肾上腺/性腺)↓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↓ 维持稳态异常关联:激素分泌过多/不足均可致病(如甲亢/甲减、糖尿病、巨人症/侏儒症),临床治疗常需补充或抑制特定激素。图片
生命意义:从婴儿的生长发育到成年的代谢平衡,再到老年的免疫衰退,内分泌系统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“隐形调控师”,每一个激素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引发显著的生理变化。收藏这份“内分泌图谱”,下次当你感受到饥饿(胰岛素调节)、紧张(肾上腺素飙升)、或经历青春期变化(性激素爆发)时,别忘了向这些藏在器官深处的“化学信使”致敬——它们是维持你生命活力的幕后英雄!🌟内分泌系统知识点又多又杂,为了方便大家记忆,我们整理了超实用的内分泌腺记忆口诀,把复杂知识变简单,轻松帮你梳理要点,快跟着一起记,让学习效率开挂~
内分泌腺口诀
下丘垂体管全局,激素调控有妙术。
生长释放和抑制,反馈调节不迷糊。
甲状腺似蝴蝶舞,T3T4 代谢来相助。
产热增耗细胞促,降钙素稳血钙度。
甲状旁腺小如珠,PTH 升钙降血磷。
骨钙释放肠道入,神经肌肉不发怵。
肾上腺分皮与髓,盐糖雄激各司处。
皮质保钠抗炎固,髓质应激肾上腺素出。
性腺男女有分别,睾丸卵巢功能绝。
睾酮雌孕性征塑,生殖发育不停歇。
松果体内藏褪黑,昼夜节律它来理。
睡眠规律它调控,青春发育它抑制。
胸腺免疫也内分泌,T 细胞分化它帮衬。
免疫发育紧相连,成年退化留遗迹。
胰岛胰岛管血糖,胰岛 A 素升 B 降。
代谢平衡它维持,糖尿病症要提防。
附:人体内分泌腺功能与关联表
图片
总结:内分泌腺通过精密的激素网络实现“微量高效”的调控,其平衡是生命活动(从呼吸到生殖)的基础,理解其功能与关联是预防和治疗内分泌疾病(如糖尿病、甲亢)的核心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,股票做配资,配资网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