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有时候你听到一些新闻,得反复看两遍,确认自己没看错。今年9月,伊朗能源部长站出来说,嘿,我们准备给俄罗斯出口MGT-75型燃气轮机。
一瞬间,脑子都短路了。伊朗…给俄罗斯…出口燃气轮机?这听着就像,怎么说呢,就像一个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,要去教一个曾经的环法冠军怎么蹬踏板。那个曾经把卫星送上天,把核潜艇开到大洋底下的工业巨兽,现在要靠伊朗来提供“心脏”了?
这画面太诡异了。就像两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,颤颤巍巍地想互相搀扶,结果谁也站不稳,最后一起摔个屁股蹲儿。这背后,哪是什么强强联合,这分明是一个巨大的警钟在俄罗斯头顶上嗡嗡作响:你的技术空心化,已经到了一个没法再假装看不见的程度了。
想搞懂这事儿有多离谱,你得把日历往前翻,翻回那个叫“苏联”的时代。那时候,整个苏联是个庞大的工业机器,大家都是机器上的齿轮,俄罗斯、乌克兰、白俄罗斯,这几个是核心传动轴。而燃气轮机这种又精贵又难搞的玩意儿,它的研发、生产基地,几乎一股脑儿地,都堆在了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。
当年大家是一家人,吃一锅饭,这种分工没毛病,你负责造壳子,我负责造发动机,他负责装电子设备,效率高。可1991年,这大家庭“咔嚓”一声,分家了。问题全来了。俄罗斯是继承了苏联大概七成的家底,听着挺多,可拿到手的,是一堆缺胳膊少腿的半成品。关键的工业链条,断了。
尤其是在船用动力这块,俄罗斯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,手里空空如也。再赶上90年代那段混乱的“休克疗法”,经济一落千丈,别说研发新东西了,能保住老的研究所和工厂不倒闭就烧高香了。
这个历史旧账,就像个幽灵,一直跟在俄罗斯屁股后面。苏联的燃气轮机技术,本来就比不过欧美,这分家之后,俄罗斯自己鼓捣,那差距就不是拉大,是直接被甩得看不见尾灯了。
在2014年之前,这问题还能勉强糊弄过去。俄罗斯海军那些新锐的22350型护卫舰,威风凛凛,可它跳动的“心脏”,还得腆着脸从乌克兰买。但2014年克里米亚一出事,乌克兰那边直接把门关死,锁都给焊上了。俄罗斯的造舰计划,瞬间就瘫了。
为什么22350护卫舰造得跟便秘一样,十年磨一舰?很大原因就是没“心”可用。俄罗斯甚至都无奈到,把已经造好的三艘自用型护卫舰船体,转手卖给了印度。为啥?因为自己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往里装啊,总不能让水兵用桨划吧。
如果说2014年那一下,只是被人打了一记闷棍,让你头晕眼花。那2022年之后西方的全面制裁,简直就是一记照着太阳穴来的重拳。美国人直接把20台LM9000燃气轮机的合同给撕了,这批货本来是要用在俄罗斯雄心勃勃的“北极LNG-2”能源项目上的。
这一下,整个项目直接趴窝两年,经济损失按百亿美元算。莫斯科的能源专家自己都说,这种打击是“长期且不可逆的”。不管是飘在海上的军舰,还是趴在陆地上的天然气站,动力一被卡,你就是一堆昂贵的废铁。
这种绝境下,俄罗斯能怎么办?病急乱投医呗。满世界找,能造这玩意儿的国家,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西方的门关了,另一个潜在的选项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能。看来看去,最后,目光落在了伊朗身上。
你以为这是什么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?别逗了,这就是没办法的办法。可问题是,伊朗真的能行吗?这些年伊朗在本土企业MAPNA集团的牵头下,是搞了点东西出来,之前还跟德国西门子有过合作,算是攒了点经验。今年还高调宣布,说MGT-75型燃气轮机实现了“完全国产化”。
听着挺牛,可圈里人都明白,燃气轮机最核心、技术含量最高、最烧钱的那个“热端部件”,伊朗自己还搞不定,还得靠进口。说白了,你这所谓的国产,就是买来零件自己组装,顶多算个“攒机”高手。
而且,这也不是伊朗第一次放卫星了。2022年,伊朗就豪言壮语,要给俄罗斯出口40台燃气轮机。结果呢?一年多过去了,一台都没见着。为啥?自己的技术瓶颈在那儿摆着,再加上西方顺藤摸瓜,把给你提供核心零件的渠道一掐,这事儿不就黄了么。
有报道说,伊朗那款燃气轮机的热效率,撑死了30%出头,连世界平均线都够不着。他们内部泄露的报告也承认,“国产化率”也就70%。那剩下的30%呢?恰恰是最要命的部分。所以啊,当俄罗斯把希望寄托在伊朗身上,外界看着都觉得心酸,这哪是强强联手,这明明是两个落水的人,在水里紧紧抱在一起,以为能取暖,结果只能是一起沉得更快。
最有意思的,就在俄伊两国在这儿互相“凑合”的时候,隔壁的中国,上演的剧本完全不一样。
咱们的燃气轮机,起点也不高,最早也是靠着苏联技术。90年代,我们跟乌克兰合作,引进了UGT25000的技术。早期的052B、052C驱逐舰,用的就是乌克兰的“心”。但我们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,就是没停在“拿来”这一步。我们是把它掰开了、揉碎了,一点点地消化、吸收,然后,再造出一个更好的自己。
到2010年之后,完全我们自己说了算的CGT-25M燃气轮机,开始一艘接一艘地装上我们自己的军舰。这背后,是十几二十年,无数科研人员拿头发换来的。你再看俄罗斯自己捣鼓出来的那个M90FR,说白了,就是苏联老掉牙的UGT15000的翻新拉皮版,跟我们的CGT-25M,性能上几乎差了一整代。
更别提,我们现在已经有了CGT-30、CGT-40这些更猛的家伙,功率和热效率,直接对标欧美最顶尖的型号,稳稳地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队。
一个特别说明问题的细节:2023年,俄罗斯悄悄地,向中国下了个单,买了20台GT-25000燃气轮机,干嘛用?就是给那个被美国卡脖子的北极LNG-2项目救急。这是有史以来,俄罗斯第一次从非西方国家,大批量采购这种级别的核心装备。
这个动作,比任何声明都有力。
所以你看,俄罗斯从伊朗那儿找补燃气轮机这事,往小了说,是个临时的补救措施;往大了说,是一个昔日帝国,整个技术体系正在从内部崩塌的嘶吼。
回想一下90年代,我们买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、苏27战斗机、S300防空导弹,那时候看这些“俄制神器”,眼睛里都是光。可现在呢?这些曾经的宝贝,正在慢慢淡出一线,有些甚至被拉到军校里当教具,发挥最后的余热了。
真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这场围绕着“工业心脏”的赛跑,真正从“菜鸟”跑成“高手”的,不是靠着吃老本和喊口号。当俄罗斯还在为自己的“心脏病”满世界找偏方的时候,有的人,已经自己学会了做心脏搭桥手术,甚至开始研发功能更强大的人工心脏了。
战争总有打完的一天,但技术上被拉开的鸿沟,想填平,可就难了。未来的某一天,当俄罗斯真的想重振军备时,它可能会猛然发现,那个曾经坐在台下,认真听讲的学生,不知不觉,已经站上了讲台,成了它不得不仰望的老师。
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,股票做配资,配资网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